周老师的故事:生命关怀教育响应教育改革潮流
顺中国“教育改革”浪潮而行
“教学和学习方式都在随时代的进步发生变化,老师们要学会与时俱进,顺势而行,提升自己,以适应日新月异的教育环境。”
周燕平老师在教育行业深耕了三十余载,一路走来,见证了中国教育体系的改变。以前,学校只是关注学生的考试成绩,即使是在小学,拿高分也是唯一的目标。后来,逐渐地,用周老师的话来说,中国掀起了“教育改革”的浪潮。现在,学校鼓励学生们主动学习,自主探索,不懂就问,成为能动性强的学习者。周老师解释道,“这意味着,越来越多的老师不再将分数视作唯一衡量学生水平的标准,孩子们的言行举止、习惯、态度和性格都是需要关注的要素。”
行动亚洲生命关怀教育项目如何纳入“教育改革”?
行动亚洲的生命关怀儿童教育课程被引入了中国的九所示范学校和周老师所任职的学校,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教育改革”的进程。
在与行动亚洲创办人暨执行长苏佩芬女士首次会面后,周老师了解到了生命关怀教育项目的内容以及和行动亚洲合作的可行性,她觉得孩子们能从课程中收获良多,于是,她将这门独特的课程推荐给了学校。
周老师教授的生命关怀教育课程是什么?
行动亚洲屡获奖项的生命关怀儿童教育项目涵盖小学六年课程,涉及社会福利、人道主义、动物福利和环境等话题,带领青少年认识课堂之外更广阔的世界,从而认识到所有生命体相互依存的关系。
生命关怀教育项目以更开放的视角,立足于人、动物和环境三者之间相互影响的关系,强调社会福利的重要性,旨在培养具有同理心和同情心的下一代,课程提倡和践行的“软技能”训练,将让孩子受益终生。
生命关怀教育项目为周老师的学校和学生带来了什么?
周老师说,生命关怀教育项目为师生们带来了正面积极的影响,特别是增强了他们的公民责任感。她进一步解释道,生命关怀教育课程以互动性和实操性为特色,展示多种新颖的教学方式,师生们共同学习进步,学生们也更易掌握知识。自周老师执教三十多年来,她发现,现在师生关系更加平等,互相尊重,彼此友爱。现如今,老师们不再一昧以成绩高低来评价学生,而是关注他们的言行举止、习惯、态度和性格。这些转变意义重大。
同理新生活技能——学生的行为如何转变
通过生命关怀教育课程,学生们身上有了正面的变化。周老师很高兴看到,孩子们积极参加课堂讨论和活动,这份热情也深深感染着周老师。课程激发了孩子们对生命强烈的好奇心,他们展现出对动物和环境的同理心——“拯救”误入学校走廊的蚯蚓、困在教室某个角落的小虫子……这些微小的举动表明学生们正在逐渐关心周围的生命体,环保意识和责任感也随之提高。
为一位女孩找回自信
周老师讲了一个非常触动她的例子:生命关怀教育帮助一位害羞敏感、不爱讲话的女孩重拾自信。社会调研是生命关怀教育课程的一个模块,话题是微塑料,孩子们需要走出校园,采访一些过路的行人。这位女孩一开始非常腼腆,不敢单独去采访,周老师一直陪着她,但在学习了生命关怀教育课程的人际交往篇后,以此为激励,她逐渐有了自信心,后来,她自己独立采访了四个不同的人。这对她来说是一次质的改变,她超越了自己原生的性格,不再害羞腼腆,女孩也非常开心和自豪。
中国教育的未来方向
“教育改革”将继续推行,以培养新一代人的思想力。最近,教育部出台了两项新改革政策。一是减少学生的作业量——最多为每晚一小时的课后作业量——以此来确保学生睡眠时长。二是建立有效的作业管理意识,并重点关注学生的性格和行为成长。周老师觉得,由此她看到了中国教育的进步和发展。正如开头她所诉,“教学和学习方式都在随时代的进步发生变化,老师们要学会与时俱进,顺势而行,提升自己,以适应日新月异的教育环境。”教育改革势在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