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必须通过理解爱来学会表达爱

这是万书,和祖父母住在一起,而她的母亲和父亲在数百公里以外的地方工作。

万书七岁,她的名字意味着“数百万本书”。

她梦想着被充满爱的家庭包围的生活。这是她在“生命关怀”课程中所做的绘画,她称之为“万书的家,7岁”。棕色头发,抱着妈妈的手的女孩,就是她。

但令人遗憾的是,万书几乎没有机会握住她母亲的手。如果她运气好,每年可以见到母亲一次。

在中国,估计有6100万儿童远离父母,留守在偏远的农村地区。他们的父母在遥远的城市里生活和工作,而且大多数人只有在一年一度的农历新年回家看望孩子。有些孩子被留下与祖父母一起,其他人则只是被单独留下了。年龄较大的孩子必须照顾年幼的兄弟姐妹,有时也要照顾年迈的祖父母。在年龄很小的时候,他们已经肩负沉重的责任。

学会去爱,感受同理心对于健康的社交情感发展至关重要。

孩子们有机会参加生命关怀教育夏令营中有组织性的比赛,这有助于他们彼此之间建立联系。

生命关怀可以为肩负重大责任的孩子提供情感支持。

当父母难得看望孩子时,亲子关系往往会被内疚、怨恨和疏远所影响,这并不奇怪。

这是中国富裕城市与贫困农村地区之间断层的一部分。虽然中国在经济发展方面取得了巨大进步,但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的8200万人承担的成本却是毁灭性的。

研究表明,中国许多留守儿童因成长期缺乏父母的指导而陷入犯罪,该问题对下一代成年人产生的影响值得密切关注。

行动亚洲的儿童教育项目,生命关怀教育(Caring for Life Education),对中国的留守儿童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改编的课程有助于引导这些孩子走向健康的社交情感发展。在几天的过程中,行动亚洲的夏令营向只知道自给自足的儿童群体介绍了爱、同情、同理心和责任的主题。这些课程具有互动性和吸引力,涉及大量的体育活动、合作和小组讨论。这让他们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想法,获得倾听。在人和动物紧密相处,且狂犬病很普遍的地区,有关于与动物安全互动的讨论至关重要。同时,解释人、动物和环境如何联系在一起的课程也不可缺失。

在课堂之外,我们的工作人员随时聆听。

教师告诉我们,参加生命关怀教育课程之后,孩子们会更快乐,更善于交际。

加强对动物的尊重是介绍同理心的一种理想和自然的方式。

生命关怀教育工作者总是耐心倾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