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关怀教育项目走进苏科大教育公管学院

2018年3月17日,苏州科技大学教育与公共管理学院举办生命关怀教育课程培训,培训由行动亚洲生命关怀能力发展中心提供支持,47名教育与公共管理学院及青年马克思主义社团的学生参与,这一培训为苏科大政治系本学期社会调研课程的一部分,随后学生们将前往苏州多所小学幼儿园开展生命关怀教育实践研究。

由行动亚洲创设的生命关怀教育项目,立足中国传统文化放眼世界,是“为人之道”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体系,提升儿童认识世界、感知世界和参与世界的能力,成为全球首个由中国教育机构创新的同理心及责任感养成类课程,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获得政府相关机构的肯定与支持。该课程同时也是教师同理心继续教育实践体系,行动亚洲致力于为幼儿园及小学教师、大学生支教志愿者提供教材和教学方法专业培训及实践辅导,鼓励教育者在教学互动过程中学习并体验“以学生为中心”的基本教学原则,发展以同理心为基础的探究教学技能。自2012年以来,已有包括师范院校在内的近千名大学生志愿者及在职教师参与生命关怀教育实践。

行动亚洲教育总监张媛媛

行动亚洲教育总监张媛媛

​          同理心教育专家、行动亚洲教育总监张媛媛受邀成为本次培训的主讲人,她也是生命关怀教育系列教材主编之一,她介绍说:生命关怀教育是鼓励人们对于他人、动物和环境抱持关怀与尊重,并认识万物之间相互依存关系的一个过程。通过生命关怀教育,鼓励人们对同理心需求的理解,并掌握需要的技能来实现他们个人的同理心潜能,从而促进儿童社会性情感发展(Socio-emotional development)能力的发展,学会对弱势生命群体的同情和关爱、对公民责任的承担,及形成创新思维能力。“生命关怀教育是蕴含过程美的教育体系,教师、家长或学生透过‘做中学’探究,更透过‘学中做’成长”。

马翰林博士

马翰林博士

​        苏科大教育与公共管理学院政治系老师马翰林博士表示:我系为全校师范专业学生提供思想品德通识课程以促进学生获得良好的政治思想、道德品质、文化修养和身心素质教育。生命关怀教育课程聚焦于同理心和责任感及创新思维的发展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符合我系学生通识教育要求,这一以实践为导向的培养系统丰富了我系小学期调研课程内容。

过程诗学创始人白鸦

过程诗学创始人白鸦

​        淬剑诗歌奖的发起人,独立学者、过程诗学创始人白鸦受邀出席本次培训,他表示同理心教育与过程诗学相得益彰,都旨在倡导热爱地球、富有诗性的生活方式,拓展人们对宇宙生命的认识,促进人与自然的关系和谐,提升人们公共文化生活的幸福感。“过程诗学与生命关怀教育,都是关于地球诗性的学问。”白鸦对青年大学生寄语。

宠物行为专家吴起

宠物行为专家吴起

​        同时受邀的还有宠物行为训练师吴起,在特设的透过动物学习章节,大学生们在与动物互动过程的体验中了解人与动物的相同与不同,以及如何透过主动学习消除恐惧与误解,提升未来教学过程中动物相关内容的重视。

学生们学习和动物进行互动

学生们学习和动物进行互动

学生们讨论课程内容

学生们讨论课程内容

​        在这一合作基础上,苏州科技大学教育与公共管理学院还将进一步与行动亚洲合作探讨生命关怀高等教育人才和专业来源,探讨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计划于6月在苏州举办首届生命关怀教育高峰论坛。

对此,苏州科技大学教育与公共管理学院政治系主任聂士全副教授表示:生活的技艺需要学习吗?答案是肯定的。有一群行动派,他/她们在用实际行动唤醒生命的内涵。苏州科技大学师范生跟行动亚洲的交相呼应,必将生命关怀的精神与活力辐射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