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畜禽目录要安康|粮食进口为何那么多?人不够吃还是动物不够吃?
专栏 | 向畜禽目录要安康
《国家畜禽遗传资源目录》为国务院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依法制定并公布,进入目录的物种选择,对于兼顾促进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与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栏目特邀专家从公共卫生、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等多个角度撰文做相关讨论。

疫情期间一些农业出口国发布出口禁令,让小编心里一惊,中国是全球粮食最大进口国,岂不是大受影响?转念一想,中国又素有”小杂粮王国”之称的,粮食产量难道真的不够?
2015年以来,我国粮食进口量维持在1亿吨以上,2019年我国累计进口大豆8851.1万吨,进口谷物和谷物粉1785.1万吨,其中玉米479.3万吨,大米255万吨(同年我国也出口差不多量的大米),合计进口粮食1.06亿吨[1];与此同时2019年我国粮食产量6.64亿吨[2]。
2019年全球粮食(指的是谷物类,不包括肉类、鱼类等)总产量约为27.22亿吨。按照接近77亿人口计算,全球人均粮食产量约为700斤,相当于人均每天1.9斤。然而,据《2019年世界粮食安全和营养状况》,2018年全球还有超过8亿的饥民。

《2019年世界粮食安全和营养状况》,由联合国粮农组织、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世界卫生组织、国际农业发展基金联合编写
粮食那么多,都去了哪?
2011年以来,我国饲料产量跃居世界第一,2015年饲料总产突破2亿大关,2019年中国饲料产量达2.6184亿吨。
生产出的粮食除了供人们食用外,还有一个重要用途是作为饲料粮,即在饲料加工过程中使用的粮食成分。玉米是三大主粮之一,也是主要饲料粮之一。作为我国进口的主要农产品,大豆则是蛋白饲料的主要原料(同时也是食用植物油原料)。
在我国,大豆从最初的年进口不足千万吨,到现在的9000万吨左右,在年农产品总进口量占比超过70%,带动我国一跃成为全球最大的粮食进口国,根本原因就在于:我国是全球最大的动物养殖国。

图源:Tušti Narvai
你也许想问:这与粮食不足究竟有什么关系?
粮食不仅仅直接被烹饪作为食物,还被制作为加工食品以及工业产品,在生产过程中对粮食的浪费以及不合理使用,导致粮食利用率大大降低。饲养动物就是效率减低的粮食使用过程,比如:从粮食到饲料,从饲料再到肉类供应。
你听说过这些名词吗?——生猪养殖、蛋禽及肉禽养殖、水产品养殖、反刍养殖、特种养殖。张晓红在《关于<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品种调整的建议 | 绿会2020“两会”建议征集展示》 一文指出,提供肉蛋皮毛为基本目的的中国禽畜养殖业规模都远大于其他各国。

来源:微信公众号“中国绿发会”
小编为大家普及一下关于饲料的知识。饲料根据品种又可以分为:猪饲料、蛋禽饲料、肉禽饲料、反刍动物饲料、宠物饲料、水产饲料、其他饲料。据统计,其他饲料2019年产量高达241.9万吨[3],同比增长29.5%,这里的“其他饲料”指的就是用于野生动物养殖的饲料。
张晓红在文章中指出:我国是全球最大的野生动物养殖国,一方面养殖动物的数量及密度和疫情引发的损失成正比;另一方面在畜禽养殖仍然不足,需要净进口的局面下,野生动物养殖挤占了畜禽养殖的土地供应,加剧了动物养殖密度。

小编这才明白,为什么少吃点肉,真的也会对减缓饥馑有好处,难怪由国家卫生计生委疾控局发布《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中特别有给出“素食人群膳食指南”(点击大图查看)。??


而大量饲养野生动物,不但导致了更高的疫病的风险,还加剧了粮食消耗。那么《国家禽畜遗传资源目录》除了不应该增加野生物种,更应该将原有饲养用于获取皮毛的动物物种(水貂、狐狸、貉)去除,这样才会对改变全球饥馑有好处。
小编依旧想向农村农业部强烈建议:请以实际行动参与可持续发展,并落实执行国家生态安全的要求。《国家禽畜遗传资源目录》中,应移除包括皮草动物在内的野生物种,以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和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当然,选择“零皮草”,停止皮毛动物的养殖也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内容哦~
请大家期待下一篇系列文,我们依旧会从饲料角度探讨,皮毛动物养殖为何首当其冲,应该从《国家禽畜遗传资源目录》中去除。
注释:
[1] 资料来源:中国海关、智研咨询整理。
[2]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智研咨询整理。
[3] 资料来源:全国畜牧总站、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