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回顾】第三届LIFE教育创新峰会深圳举办,行动亚洲路演受关注
2019年6月15-16日,由21世纪教育研究院主办、澳门同济慈善会和2345.com战略合作的第三届LIFE教育创新峰会在深圳市中小学艺术教育基地、深圳市第二高级中学盛大召开。


行动亚洲展位
本届峰会的主题是“创新:让教育回归本质”,吸引了全国近千名各界教育创新实践者共同参与讨论,聚焦教育改革创新命题。行动亚洲携生命关怀教育项目参加峰会教育展。
行动亚洲生命关怀教育现场路演
展会期间,作为生命关怀教育课程的研发者,行动亚洲生命关怀教育总监张媛媛女士,在16日中午进行了现场路演活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她在路演现场和大家分享了什么吧!
行动亚洲生命关怀教育总监张媛媛
行动亚洲主要开展生命关怀能力养成方向的课程开发与教育咨询服务,面向5-13岁儿童提供校园、家庭及社区生命关怀教育方案,面向教育工作者、兽医及设计师提供同理心职业素养成长方案,面向青年消费者提供SDGs可持续生活实践方案。
我们期望共创一个富有同理心、责任感和慎辨性思维的社会,做到人与动物、人与环境、人与人之间富有关怀、和谐相处。
【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存在】
在昨天的赵勇老师的演讲中,他强调人工智能时代,人之为人的发展重要的是认识到每一个孩子都是独特的,在教育中促进每个孩子都遵从自身独一无二的特性方向去发展。那么在我们的教育实践中,能看到儿童的独特性,并允许他们的不同得以展现和发展是艰难的还是容易的呢?在座的各位老师的表情已经告诉了我,这并不容易,是的,在当前分数友好型的学习绩效评价模式,以及大班额的教育现况下,这的确显得很难,那么独特性到底意味着什么?
我们知道爱因斯坦,从小就有阅读障碍,到3岁才会说话,即使在成人阶段,他说话时要找到适当的词汇仍有困难。但众所周知爱因斯坦对科学的贡献、对现代社会的影响意义深远。属于这样学习困难的学生还有不少,比如安徒生,达芬奇,爱迪生,我并不能说每一个阅读障碍或其他学习困难的学生都幸运地被发现特长,不过,现在大概每个班级可能会有近10%的孩子可能有学习困难问题,如果继续保持现况,各位教师,课堂是否始终对你产生压力,又该如何消减?整齐划一的课堂,也带来了另一种遗憾,被禁止展现自身独特性的孩子,被驯服放弃看到不同、思考不同和欣赏不同,也关闭了他的创新能力发展的大门。
另外,鼓励孩子们能够欣赏不同,而非衡量彼此之间谁不如谁,更加是孩子们未来能够拥有多元视角的基础。比如一个盲人是否就无法看世界呢?他们以自己的触觉、听觉和嗅觉等等感知世界,并最终可以在自己的脑海中拥有对世界的图景,如果孩子们在与盲人接触时,能够拥有他只是与我不同,而非不如我的意识,那么孩子们就可以与盲人进行交流,并透过交流去交互彼此对世界的看法。拥抱不同,在欣赏不同中得到滋养的创新力。在我们一生中,不断的接纳达成认知的某种平衡,再吸收新的讯息,并突破原有的认知,我们的当下就是过去所有突破累积的成果。
【生命关怀教育课程】
世界是复杂的,更是多样的,如何帮助孩子们在生活中不断培养自己认识世界,得以看到不同的能力。行动亚洲结合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开发了全球首个面向校内系统性教学的同理心及责任感养成类课程:生命关怀教育课程。这一面向基础教育的小学六年制课程,透过培养儿童的同理心,责任感及慎辨性思维能力,来理解万物相依存的关系,处理社会和谐、公民义务、动物福利和环境问题。
课程是关于为人之道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体系,以“学会共同生活” 为教学目标,提升儿童认识世界、感知世界、参与世界的社会化能力。围绕教学目标,我们将每一学年的课程内容分为五大主题即:生命之网、生命的感知、关怀与尊重、友善相处和做同理心的选择。动物比较容易激发孩子们的关注,孩子们在感兴趣的状态下不断探索“生命”“感知”以及生命之间的关系,从动物转换到人,孩子们慢慢扩大对生命的认知,以及对关怀方式的认知。
随后,在开展课程的实验校中选取学生作为研究样本,邀请到纽约市立大学教授为我们的教学成果进行测量评估。结果显示:上过生命关怀教育课程的孩子们社会化情感能力发展得到明显提升,破坏性行为也随之降低。他们:
• 自主性更强。
• 感觉更敏锐,具备更好的随机应变能力。
• 更加自信、压力减轻。
• 课堂行为表现的改善。
• 社交能力增强。
• 减少了攻击性的情绪,爆发和欺凌行为。
【生命关怀教学实践】
2012年,行动亚洲面向儿童开发了小学一到六年级的系列课程,推动将该课程的教学实践作为教师同理心成长的继续教育,以课程教学实现结构化在岗培训体系。在这一体系中,有系统的教学指导手册、培训支持、集体备课辅导、教学评量方法,形成了富有关怀的支持体系,发展为不同的学生提供适合教育的能力。
在可靠的教学评估报告作为支撑,我们的课程也在全国各地得到迅速推广和开展。不仅走进了学校班级和社区,每年也以夏令营和支教的方式走到不同的城市和乡村。截至2018年底,生命关怀教育项目已累积服务于全国19个省份7万8千多名学生,140所学校,共培养各类生命关怀教育讲师2200余人。
在这一教育创新过程中,行动亚洲还启动了大学生公益讲师、有力家长公益讲师计划,并向其他教育机构输送同理心教育理念及设计思维,让生命关怀教育成为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开放体系。
家长讲师的参与,也让生命关怀教育实践焕发了新活力。由于家长进班上课,她的孩子也有机会参与担任小助教,在备课和上课的过程中,亲子之间的学习共同体悄然建立。我们能看到当这些小讲师可以把自己的价值感、成就感向大人们进行展示时,他们就会发现自己很有力量,情感发展得到巨大满足。
【结语】
生命关怀教育是一个根植中国传统文化的创新体系,以适合学生心智的方式开发课程,更以适合教师的方式展开教学实践服务,期待未来有更多儿童和教育者参与其中,在教育实践中,不断练习养成生命关怀能力的关键三步,享受共同成长的快乐。
连接感知:感同身受,将心比心。
换位思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行动关怀:做生命关怀的有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