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畜禽目录要安康——狐狸的智慧抵挡不过毛皮业的残忍
小狐狸的前生今世

希腊诗人阿奇洛克思只言片语留下诸多猜想:
“狐狸多知,而刺猬有一大知。”
所以小王子与狐狸偶遇,
问了一路关于玫瑰花香,被驯养在彼此关怀里,
只是为了麦子金黄时,拥有一个关于朋友的记忆。
这一只既有复杂内涵、又有难逾局限的
正在思想着的狐狸,
就跟其他千万只狐狸一样,是大自然的精灵。
以白狐之身图腾于《尔雅》,或以与皇帝战于阪泉之野[1],狐狸无疑是自古至今的聪明奇兽,任何时代拥有智慧总是生存或发展的基础。
狐狸遍布于世界各地,森林、草原、半沙漠、丘陵都有它们灵敏的身影。狐狸具有敏锐的视觉,和猫一样能够适应黑暗,它们灵活的耳朵能对声音进行准确定位,嗅觉灵敏,加上能奔善跑,着实是大自然里动物中的聪明代言者。
涂山氏雕像
《淮南子》有载:“狐九尾者,九配得其所,子孙繁息,明后当旺也。”说的就是狐狸是子孙繁盛的象征,就连盛赞大禹子嗣繁衍,也说他娶得狐狸转世的涂山氏女。
狐狸住在树洞或土穴中,傍晚出外觅食,到天亮才回家,捕鱼、开蚌、抓虾蟹是狐狸日常工作。鼠类、鸟类、昆虫类小型动物是狐狸的食物,有时它们也采食一些植物。想来强大的环境适应性也是狐狸子孙繁盛的原因。
汉代石刻画像中西王母与四大瑞兽,图左上方为九尾狐
“无狐魅,不成村”,以现今生态视角回看历史,狐狸的繁衍是一个村落生态繁盛的象征。一如日本以狐狸为仙,名之稻荷,供之于庙,视为谷物和食物之神,主管丰收。
自先秦起,中国古时的人们,一方面对狐狸昼伏夜出、神出鬼没的习性渐有了解;另一方面对狐狸们漫游在荒野中,无法驯化为家畜,却捕食人类饲养的牲畜而无可奈何。
狐狸在人群聚居处造窝,并展现出如人类般的慧袺[2],慢慢被妖或神化,其后更被当作封建社会里男权者追求浪漫爱情后对女性的甩锅行为。
《吹牛大王历险记》插图
无论狐狸如何聪明,当它遇到那些想取了它们的命、要了它们皮囊的人,逃不开的依然是悲惨命运。
《吹牛大王历险记》中,孟豪森男爵钉住狐狸的尾巴用鞭子抽打它,逼到狐狸疼痛难忍挣脱自己的皮毛,光着身体出逃。得意非凡的男爵总结说:“这种有独到之处的鞭打技巧,看来是件真正的乐事和旷世的奇迹。”悲惨的是,时至今日,“孟豪森男爵”们依然存在,就在皮毛行业协会里,吹嘘着如何用高超方法杀了狐狸取了毛。
养殖场内受伤的狐狸
虽《开元占经》引《天镜》云:“王者德和,则白狐来。”又曰:“成王时太平,则玄狐见。”说明至唐代,狐狸在相当程度上还是被视作祥瑞之兆。
然而,聪明而智慧的它们终究敌不过人类对它们皮毛的贪婪,狐狸被囚禁在皮草养殖场的狭小笼子内,奔跑于荒野的天性并不因为它们生于笼中而忘记,囚禁的痛苦有时会让它们疯狂,甚至啃食自残或撕咬同伴。
欲知关于皮草的真相,请扫描二维码:
郭璞对狐狸的盛赞是直白且戳心的:
“有道祥见,出则衔书。作瑞于周,以摽灵符。”[3]
而小编的脑海总不由自主的回旋着这一句:
“我们都很不容易,在这世界活下去。”
小编本编由衷呼吁野生动物保护相关法规修订,全面禁止商业性驯养繁殖野生动物,并将狐狸等动物移出畜禽遗传资源目录。因为这些美丽的生命,值得和人类一样拥有幸福的生活。也因为保护它们,就是保护我们自己。
“没有人驯服过你们,你们也没有驯服过任何人。你们就像我的狐狸过去那样,它那时就和千万只别的狐狸一样。但是,我现在已经把它当成了我的朋友,于是它现在就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狐狸了。”
——安托万·德·圣·埃克苏佩里《小王子》
注释:
[1] 《史记·五帝本纪》中记载:“皇帝教熊、罴、貔、貅、貙、虎,以与皇帝战于阪泉之野。”
[2] 狐魅崇拜的早期流变[J]. 民俗研究, 2013(03):118-123.
[3] 两晋著名文学家郭璞注释《山海经》时对九尾狐情有独钟,写下《九尾狐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