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付出中获得——记山东大学生公益讲师进班
经过线上考核、线下培训及集体备课后,山东星星关爱社的大学生公益讲师们在多次的互相配合练习准备下,进入山东多所小学,为小学孩子们展开了生命关怀教育课程。

比较特别的是,在山东育秀小学及山东师范大学附属小学,是要为五六年级的孩子们上课。相较于低年级的孩子,五六年级的同学们有更多的生活经验及更成熟的思维体系,但由于这些孩子还未上过生命关怀教育课程,所以仍必须从基础学起。
这对山东这些大学生公益讲师们无疑是莫大的考验。课程必须从基础讲起,但又需要将课程深度再往下挖掘;必须更贴切的揣摩孩子们在课堂中会发生的情况、表达的疑问以及产生的相对应的情绪反应…
为了给孩子们更精彩的生命关怀教育课程,主讲与助教们花了不少心力去研究怎么呈现课堂。
如育秀小学五年级组的讲师们在课后反馈中便有提到,“和小组成员们前后历时半个多月的时间,去准备这堂生命之网的课程。从不断修改PPT到不断改进授课模式等等,我们所有人都在为线下课堂努力做着充足的准备。”
而努力的成果,是可以被看见的。
“深刻的感觉到同学们的热情和积极”
“同学们都很可爱,喜欢问问题,也很积极的回答问题,整个课堂的氛围很融洽。”
“他们会主动过来问我一些问题,我也很开心的回答了他们,主动帮我们做课前准备。他们很有自己的想法,也乐于分享。”
“他们上课时积极踊跃的思考互动还有对于知识的渴望目光和天真无邪的笑脸是对我最大的触动”
孩子们对课堂的热爱,便是作为讲师最感动的一件事。
不仅是在课堂准备上的初步成功,讲师们在教学过程中,也收获很多准备上的经验。
无论是讲师助教之间的配合默契,彼此提升:“不仅丰富了了授课的经验,还提升了自己的能力,最重要的收获了来自我身边其他讲师小伙伴们的情谊,我们团结合作,一起准备到最后活动圆满结束。”
还是对授课程序、环节的反思:“很大的问题是对课件的不熟悉,每个环节的衔接不连贯。对小朋友,要有足够的耐心,要抓住她们的好奇心,注意力。”
更有进一步了解“同理心”的重要:“我了解到了六年级的小朋友特有的思维方式和想问题的角度以及他们的上课习惯,这样,我以后在备课和讲课过程中,也可以会尽量采用他们所能接受的内容和方式。”
“明白了做小学老师的不易。”
在准备、教、学之间的过程流动中,讲师们一步步的在实践中学习,在付出中获得,在给予中成长。
“非常荣幸通过选拔成为行动亚洲、济南星星社生命关怀教育课堂的讲师,也很感激通过这样一个机会让我见识到了一个新的视角下的光芒。我相信这次课不仅是教会孩子们关于生命之网的知识,让他们学会对于生命的关怀,我们自己也从中体验到了生命的价值所在。”
“未来的公益,我会一直以各种方式坚持做下去。
一路传授,一路成长。”
——育秀小学主讲 丛程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