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疫情严峻 国内疫情波动 谨防皮草养殖病毒风险!
皮草主要生产地 更需预防养殖场成潜在“病毒库”

全球仍在面临巨大的疫情挑战。当地时间2月2日世卫组织报告指出,80个国家和地区已出现在英国发现的新冠病毒变异株,41个国家和地区已出现在南非发现的新冠病毒变异株,10个国家和地区已出现在巴西发现的新冠病毒变异株。此外,英国报告的变异新冠病毒又出现新突变。
更可怕的是,新冠病毒的变异不仅涉及人类,也与皮草动物水貂有所联系。此前世卫组织有关英国变异新冠病毒的防范建议中,提及英国12月的变异情况,同别处发现的貂变异体有所联系。
2020年4月至今,已有10国向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报告养殖场水貂受新冠病毒影响,包括荷兰、丹麦、西班牙、美国、瑞典、意大利、希腊、法国、立陶宛、加拿大。
来源:国际零皮草联盟(Fur Free Alliance, FFA)
不久前我国被列为中高风险地区中,部分处于河北、黑龙江、辽宁。该三省也是我国主要的皮草养殖地区 。在严谨防疫,同时降低环境传人几率的考量下,建议也务必管控皮草养殖,避免重蹈多国因皮草养殖场导致病毒溢出的覆辙。
我国主要皮草养殖地区 谨防潜在“病毒库”
据中国皮革协会数据,2019年我国水貂、狐狸、貉的取皮数量,河北、黑龙江、辽宁皆位居全国前列。[1] 该年仅这三个省份,水貂、狐狸、貉的取皮总量就超过1130万张。
来源:中国皮革协会《中国水貂、狐、貉取皮数量统计报告(2019年)》
目前已知发生水貂养殖场疫情的国家中,丹麦、荷兰、美国、希腊、立陶宛皆为水貂养殖大国,丹麦甚至出现水貂身上携带的变异新冠病毒可以传人。
大规模的集约化养殖所导致的生物应激,给病毒的传播和变异提供了更有利的条件。此外,水貂毛皮的进出口也可能带来的病毒传播风险 [2]。
而另两个皮草养殖主要物种狐狸与貉,现也已知具有感染SARS相关病毒的可能性,并有可能成为病毒传播给人类的中间宿主。
秋冬季的疫情波动下,我国作为最大的皮草生产国及消费国,更需养殖场成为潜在“病毒库”:
- 尽快对我国所有毛皮养殖场(尤其主要毛皮养殖地区的水貂场)的动物和工作人员进行新冠病毒检测。
- 禁止养殖水貂等易感染冠状病毒物种,逐步淘汰皮草养殖和进出口,辅助产业转型。
最大皮草拍卖行关闭 警惕产业移植中国
各国针对水貂疫情采取了应对措施,丹麦此前的扑杀措施带给全球皮草产业巨大影响。全球最大皮草拍卖行哥本哈根皮草(Kopenhagen Fur)于2020年11月宣布暂时关闭,并进行资产清算。[3]
彭博社报道,哥本哈根皮草将进行资产清算
在全球仍存在皮草消费需求的情况下,需警惕哥本哈根皮草将其产业移植至其他国家,尤其作为最大皮草生产与消费国的中国。不论将国际皮草养殖业务移植至中国,还是向中国倾销国际市场滞销的毛皮及制品,都将给人和动物带来巨大的健康风险。
我可以做什么?
作为个体,你我每个人的行动,都可以透过帮助停止皮草养殖产业,保护人、动物和环境的One Health同一健康:
- 保护自己:
不要购买任何皮草及相关制品,以避免接触残留毒素的产品。因为你并不知道它从哪里来,也不能保证它是否危害健康。
- 关怀他人:
通过不购买产品,帮助和促使皮草养殖场产业转型。预防“病毒库”形成,为了孩子与未来,用行动隔离病毒,搭起屏障。
参考文献:
[1] 中国皮革协会《中国水貂、狐、貉取皮数量统计报告(2019年)》
[2] 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 Guidance on working with farmed animals of species susceptible to infection with SARS-CoV-2
[3] 哥本哈根皮草Kopenhagen Fur官网https://www.kopenhagenfur.com/en/news/2020/november/kopenhagen-fur-looks-into-normal-operation-in-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