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野生动物,深圳三月再添力
更新于2020年3月18日


相较于2013年实施的《深圳经济特区文明行为促进条例》,修订后的《条例》完善了市民文明行为的相关规定,其中包括新增了“拒绝买卖和食用受保护的野生动物”的要求。

此处应有掌声
这是继《深圳经济特区全面禁止食用野生动物条例(草案征求意见稿)》后,深圳市在野生动物保护上,再次走在前列(可持续发展大潮,深圳再当领头羊)。
小编能说什么?小编只能双手点赞!

实际上,早在2015年深圳市“两会”期间,市人大代表杨勤等在《关于修订〈深圳经济特区文明行为促进条例〉的议案》中,就提出了增加“关怀生命”“爱护动物”等文明行为条款内容,以提高市民关怀生命意识,促进深圳文明城市建设。

深圳市人大代表杨勤为“关怀生命爱护动物深圳分享会”开场致辞
同样来自深圳的行动亚洲,多年来致力于人们生命关怀能力的养成,让更多人学会尊重他人、善待动物、保护环境,以教育共建生命关怀的社会。
2016年4月,行动亚洲联合腾邦商学院、动保网、深圳猫网、深圳市犬类保护协会、正威集团,共同举办“关怀生命爱护动物深圳分享会”。行动亚洲中国生命关怀教育总监张媛媛主持活动。作为相关议案的提出者,杨勤老师担任特邀嘉宾,发表了开场致辞,并呼吁市民共同参与建设关怀生命、爱护动物的文明风尚。
三位主讲嘉宾分别带来他们对动物保护的思考:动保网和中国动物保护记者沙龙联合发起人、《财富》杂志财富全球500强排行榜中国区代表张丹,中国首位女盲人钢琴调律师、导盲犬畅行发起者陈燕,动保网理事长、清华大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所副教授蒋劲松。
百名爱护动物人士一同呼吁《深圳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增加“关怀生命”“爱护动物”内容,为深圳的文明城市建设注入了新活力。

“关怀生命爱护动物深圳分享会”嘉宾与工作人员合影
新冠肺炎疫情的发生,使野生动物保护引发社会各界的舆论关注。越来越多人明白野生动物与人类是命运共同体,保护野生动物,也是保护自己。公众对禁止食用野生动物、禁止野生动物交易等措施的呼声也日益高涨。
小编也期待,未来会有更多地区和深圳市一样,不仅从政策层面引导公众提高关怀生命、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也以加强监管保障政策的具体落实,使野生动物保护回归“保护”本身,真正做到践行生命关怀,建设生态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