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当“父母力”遇上“老师”与“哥哥”

只要愿意真诚、用同理心对待孩子,你也是孩子们依靠的“重要他人”

为了在变化与挑战多端的世代中

辅导家长们调整心态

成为“有力父母”进一步陪伴、引导孩子

2020年9月至12月

行动亚洲以“情感智力培养”为题

举办了四场父母力云课堂

其实,来云课堂的1400多位参与者们

并不只有父母

也有两位同样爱着孩子

身份却又不完全等同于“父母”的参与者

生命关怀儿童教育的小编们

便向两位发出了专访邀请

今天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两位参与者

经过四场讲座与一个月的实践

有什么样的收获与体会吧~

 

 

 

 

从访谈中,我们可以看到哥哥跟老师都应用了在课堂中收获到的技巧,进一步发现问题、调整相处模式提升同理心之余,更在实践过程中运用了慎辨性思维,将所学影响到更多的人,传递正向能量。虽然“哥哥”、“老师”,或许并不是我们认知中“父母”的角色。但其实只要你愿意真诚、用同理心对待孩子,让孩子将有你在的地方也视为可以放松自我的“家”,那么你也是孩子们依靠的“重要他人”。

“哥哥”与“老师”化用了“父母力”,应用在弟弟与学生的沟通中,也产生了相应的帮助;我们也相信,所有1000多名家长们,也能透过“父母力”的学习,对家人、孩子有更加正面的影响

也期待各位有力父母的分享~我们在未来的父母力云课堂见!

(小彩蛋)点击查看讲座回顾~

【活动回顾】同理心与同情心有什么不同?——父母力线上讲座01回顾

【活动回顾】陪伴出依赖or陪伴出韧力?——父母力线上讲座02回顾

【活动回顾】找到孩子行为问题的根源——父母力云课堂03回顾

【活动回顾】在行动中,找到自己的父母力——父母力云课堂04回顾